目前,世界鈦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國、美國、俄羅斯、日本及歐洲,其中海綿鈦生產國主要有中國、俄羅斯、美國、日本、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等國。國外現有8座海綿鈦生產工廠,除美國 Timet(鈦美特公司)的年產能為8000噸外,其他的年產能均在萬噸以上。鈦加工材主要生產國有中國、美國、日本、俄羅斯、德國、英國、法國和意大利,而能夠生產用于航空航天、國防工業鈦材的公司國際上主要有 5 家,分別是美國的Timet、ATI(國際金屬公司)、RTI(阿勒格尼技術公司),俄羅斯的VSMPO-Avisma(上薩爾達-阿維斯瑪公司)以及中國的寶鈦集團。
鈦金屬由于其具有比強度高、耐蝕性強、生物相容性好、無磁性等優點,在航空航天、艦船制造、化學工業、交通車輛、建筑裝飾、海洋建筑、 體育用品、生物醫療、生活用品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被稱為“太空 金屬”、“海洋金屬”、“智能金屬”。鈦產業是以科技含量大、技術水平高、 環境友好為特征,處于金屬材料產業鏈的高端,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新材料 研究開發應用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。